|

楼主 |
发表于 2018-2-26 17: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进入2018年后,A股市场的分化出现了加速冲刺的现象。一方面上证50和沪深300指数继续走强,虽然消费白马出现滞涨现象,但是以地产、银行、煤炭、钢铁、石化的五朵金花开始走强拉动指数。另一方面在中小市值板块,随着乐视网复牌后的连续无量跌停,*ST保千里每天在改写中国资本市场连续跌停的最高纪录,神雾双熊、千山药机等无抵抗的连续下跌,各种自媒体充斥着“去杠杆、跳水、闪崩、跌停、爆仓、仙股、退市”等字眼,这一领域市场出现明显的恐慌情绪。如果说2015年创业板泡沫破灭引发踩踏消灭了一批通过券商融资加杠杆的激进投资者的话,那在最近这一轮踩踏中,压力最大受伤最重的,可能要数那些股权质押融资比例较高,经营投资扩张较为激进的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了。
据二十一世纪报道统计,截止1月底,A股共有3406家上市公司涉及股权质押,占全市场比例为97.76%。共有771笔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达到预警,1066笔质押达到平仓线,涉及608家上市公司。近期不少上市公司纷纷以各种名义公告停牌,试图规避股价下跌质押爆仓的风险。1月31日,一批绩差公司在业绩预告截止日前公告业绩大幅亏损,更是引发市场的恐慌情绪。同时,随着金融去杠杆工作的推进,信托公司也对过去高杠杆股权融资开始清理和收紧,不少大股东或市值管理的机构资金链出现紧张甚至断裂。1月26日证监会披露对涉嫌操纵大连电瓷股价的操盘手李**罚款13亿元。引发市场上一批“类庄股”的主力不计成本的恐慌性出逃……。
对于这一批高估值、高杠杆上市公司的大股东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鸭梨山大。对于普通中小投资者来说,看到这么多股票连续暴跌,对手头公司是否会有业绩地雷心里也没底,于是不少人赶紧撤离是非之地。市场于是出现了恐慌蔓延的情况,凡是股东有信托计划字眼的公司股票遭到投资者抛售。虽然开年至今主要股指走势尚可,沪深300和上证综指分别上涨了5.96%和4.68%。但是全市场3474家公司,扣除新股和一月份停牌的股价上涨的仅有678家公司,占比19.5%。下跌的公司占比高达81.5%。下跌中位数为-8.11%。可见市场还是存在着比较明显的亏钱效应。
这一轮踩踏的本质是什么?到了风险释放的什么阶段?
乐视网、保千里、神雾事件未来都可以载入中国证券史册作为经典案例。这些泡沫的破裂应该说有他的必然性,作为见证中国证券市场25年变迁历史的一名老兵,对于这一切并不陌生。近期我们所见的这批连续跌停板的公司,与当年的银广夏、蓝田股份、德隆三雄、东方电气等等骗局泡沫的破灭,在剧本上基本雷同,不同之处在于一批演员表演,换了一批韭菜受伤。正如历史老师说的那样,“一切的结局其实在起心动念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就像纸包不住火、泡沫最终一定会破灭一样,这是生活的常识。脱离了公司的基本面和实际价值的“市值管理”,全世界各国的股市庄家最终的结局大多都以悲剧收场。还有本论坛有个人说的300163,也是满目疮痍 |
|